重晶石混凝土工藝原理
(l)重晶石混凝土采用密度大,含結合水多的重晶石碎石、重晶石砂等粗細骨料(主要成分為BaS04. 2H20),以普通水泥作為膠凝材料,同時加入水、外加劑按一定配合比拌合形成防輻射混凝土。其表觀密度大,對x射線和Y射線防護性能好;骨料中有大量的結合水.
氫元素含量多,能有效防護中子流。重晶石混凝土澆入模成型後與鋼筋骨架共同形成具有特殊防輻射性能的混凝土結構。
(2)通過優選原材料和科學的配合比設計:確保混凝土在拌合和成型過程防止離析、保持均勻、成型密實;控製大體積混凝十溫度裂縫;
以及施工縫的特殊處理。從而保證結構混凝土的表觀密度和結構構件厚度符合設計要求,達到設計的防輻射效果。
2、原材料選用與配合比設計
(1)原材料選用
重晶石碎石、重品石砂:表觀密度要求在3600kg/m3以上,其BaS04含量不低於90%,內含石膏或黃鐵礦的硫化物及硫酸化合物不超過7%,碎石含泥量≤l%。
(2)重晶石混凝士配合比設計
每立方米膠凝材料總用量控製在水泥用量以內;考慮大體積混凝土抗裂,采用UEA-E型膨脹劑(內摻IO%)和高效混凝土摻合料(內摻50%)等量取代水泥。
砂率按43%、摻泵送劑、經多次試配試驗後確定配合比。
3、重晶石混凝土的製備與運輸
采用礦區樣品按規定送檢合格後,備足材料,進場後分區堆放,按規定取樣送檢,重晶石碎石、重品石砂每200m3取樣次,進行級配分析和表觀密度檢測,經檢驗合格方可使用。並定時校驗自動計量裝置,控製投料誤差在規定的範圍內。
嚴格控製投料順序、單盤攪拌量、攪拌時問、出廠坍落度、入泵坍落
度,並按規定留設試塊。
采用專車運輸供應;每車裝料時,罐體要高速攪拌,運輸途中低速攪拌,防止混凝土離析;裝載運輸量控製在普通混凝土的60-65%供應速度應保證混凝士連續施上要求;還應考慮備用的運輸路線和停水、停電及設備故障等應急措施。
4、重晶石混凝土的泵送和澆搗
重品石混凝土骨料重,易離析,準備采用泵送工藝輸送。通過以下措施,保證重晶石混凝土成功泵送和澆搗。
采用功率較大的輸送泵,盡量使混凝土沿水平輸送,主管控製在lOOm以內。嚴格控製重晶石混操土的質量,進場的每車混凝土必須經目測無離析,現場實測坍落度符合要求後,才能入泵。
鑒於重晶石混凝土的泵送具有一定的難度,現場泵送施工時,一定要根據現場情況先進行有針對性的泵送試驗;成功後再組織澆築作業。
牆板砼澆築應分層進行,每層厚度不超過500mm,且上下層間不超過砼初凝時問,不允許留設任何規範允許外的水平施工縫。
震動棒應插入牆板下層砼5cm左右,以防發生水平裂縫。
鑒於本工程重晶石混凝土施工麵不大的特點,頂板大體積混凝土采用整體平麵分層澆築的方法,每層澆築厚度300mm,共分二層進行。
5、重晶石混凝土冬期施工操作要點
冬期施工時,氣溫低,當氣溫降至O℃以下時,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必須采取措施確保重晶石混凝土的冬期施工質量。
冬期施工配製混凝土用的水泥,應優先進用活性高、水化熱大的矽酸鹽水泥和普通矽酸鹽水泥。水泥的標號不應低425號,水泥用量不應少於300Kg/m3。
拌製混凝土所采剛的骨料保證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凍結塊等其它宜凍裂物質,混凝土拌製采取加熱水法。
嚴格控製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不應大於0.6。混凝土不宜露天攪拌,攪拌站應措設暖棚,優先選用大容量的攪拌機,
以減少混凝土的熱量損失。攪拌前,用熱水或蒸汽衝洗攪拌機。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比常溫規定時間延長50%。經加熱後的材料投料順序為:
先將水和沙石投入拌和,然後加入水泥。混凝土出機溫度不宜低於10℃。
混凝土在澆築後3天為水化熱高峰期,溫度在70℃左右,時下低氣溫接近O℃,需要減少溫差45℃。梁板重晶石混凝土澆築完畢後,在其上麵覆蓋一層塑料布和棉毯,必要時保溫層進行重複處理,其間應做好測溫記錄。下道工序開始前由混凝土施工班組組織撤離,集中堆放看管。